天水历史悠久,是秦人和秦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九世纪,赢非子在秦池为王室养马有功被封于秦,在今秦亭。秦始皇一统天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设三十六郡,天水属陇西郡。
公元前年,汉武帝分拆析陇西郡,增设天水郡,治所平襄在今甘肃省通渭西北,属凉州。公元74年,汉明帝将天水郡更名汉阳郡。三国魏时复名天水郡,为秦州治。西晋时,天水郡移治上邽县。隋文帝废除天水郡,其地并入秦州。隋炀帝时,废州置郡,改秦州为天水郡,治上邽,在今天水市区。公元年,唐高祖李渊改天水郡为秦州。唐玄宗时又复为天水郡,并为陇右道治所,天水郡治成纪县在今天水市区。
公元年,唐肃宗取消郡建制,一律置州。至此天水郡不复存在了。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境内天水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地势开阔,峰青水旺,水草丰茂,利于世家大族的繁衍壮大。古代天水一共孕育出十六大名门望族,现在进行一一详解。
天水赵氏:造父因驾车有功,被周穆王赐予赵城,在今山西洪洞。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为赵国始祖,造父及其子孙便以封地命氏,称为赵氏。
造父就是普天下赵姓的始祖。赵姓著名郡望有11个,分别为天水郡、涿郡、下邳郡、南阳郡、金城郡、颍川郡、敦煌郡、酒泉郡、扶风郡、新安郡、平原郡。赵氏的堂号除了与郡望名相同外,主要还有半部堂、琴鹤堂、孝思堂、萃涣堂、敬彝堂、创基堂等。
天水赵氏源于代王赵嘉的后裔。秦始皇灭赵,把代王赵嘉迁往西戎,赵姓随之迁往甘肃,赵嘉之子赵公辅裔孙世代居住在天水,逐渐形成天水赵氏。天水赵姓自汉至宋时处于兴盛时期,一直向外发展繁衍。
天水尹氏:尹姓发源于河南、山西、陕西、甘肃一带,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以山东、安徽、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居多。其中山东为尹姓第一大省。尹氏的主要郡望为天水郡和河间郡。尹氏的主要堂号有天水堂、河间堂、燕喜堂、清风堂、敦伦堂、和靖堂、一经堂、文和堂、忠孝堂等。
天水皮氏:春秋时期周卿士樊仲皮,被分封在今山西省的河津县一带,后人就以他名字的末字来号称其地为皮氏邑。在樊仲皮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或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皮氏,为该支皮氏一族的最初之源。该支皮氏后来在天水郡发展为望族,皮氏族人大多尊奉樊仲皮为得姓始祖。皮氏的主要郡望为下邳郡和天水郡。皮氏的主要堂号有天水堂、下邳堂、鹿门堂和桂林堂。
天水艾氏:艾姓最早源于夏朝少康帝中兴大臣汝艾,其后人以艾为姓。汝艾祖籍天水,故天水为艾姓发扬之郡。艾氏的主要郡望为陇西郡、河南郡、汝南郡和天水郡。艾氏的主要堂号为爱民堂、东乡堂、天水堂、衍庆堂、孝思堂等。天水狄氏:狄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狄氏的主要郡望有天水郡、太原郡和东海郡。狄氏的主要堂号有天水堂、太原堂、东海堂、梁公堂等。
天水桂氏:周朝末年,秦博士姬季桢被人陷害,其弟姬季眭怕遭牵连,让他的四个侄子按自己名眭的同音字改姓,分别姓桂、昋、炅、炔。其中他的大侄子改名为桂弈。后来昋、炅、炔三姓的后世子孙都认祖归宗,改姓了大房的桂氏,桂姓的得姓始祖是姬奕。桂氏的主要郡望为天水郡、幽州郡、燕郡、郁林郡。桂氏的主要堂号为天水堂、幽州堂、北燕堂、桂林堂、民祀堂等。
天水秦氏:秦姓主要划分为两支。其一源于姬姓,周武王封其弟周公于鲁,周公之子伯禽裔孙食采于秦邑,子孙以邑名为氏。其二源于颛顼嬴姓,周孝王封伯益后裔非子于秦亭,建立秦国,国亡,支庶以秦为氏。后一支的发源地就是甘肃省天水的故秦地。秦氏的主要郡望为天水郡、太原郡、齐郡、河内郡。秦氏的主要堂号为天水堂、临淄堂、河内堂、太原堂、三贤堂、乐善堂、养真堂、淮海堂、五礼堂等。
天水庄氏:庄姓发源于河南商丘,西周时期宋国君主宋戴公为庄姓的姓氏始祖。庄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江苏、浙江、台湾等省为多。庄氏的主要郡望为天水郡、会稽郡、东海郡。庄氏的主要堂号有天水堂、会稽堂、东海堂、南华堂、武强堂、锦绣堂、锦湖堂、淋郁堂、深垵堂、一篑堂、秋水堂、静观堂、宝绘堂、树德堂、报本堂、惟敬堂、天宠堂、德星堂、愿贤堂、富春堂等。
天水严氏:严姓,源于庄姓。东汉时,因避讳明帝刘庄,庄姓改姓为严,奉严忌为始祖。严姓人口尤以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居多。严氏的主要郡望为天水郡、冯翊郡、华阴郡。严氏的主要堂号有天水堂、富春堂、调山堂、古秋堂、钤山堂、宜雅堂、四录堂、尺五堂、海云堂、育德堂等。
天水上官氏:战国时,楚怀王封其小儿子公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公子兰的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上官氏。西汉初年,为充实关中人口,朝廷曾下令将许多关东大姓迁往关中,其中上官氏被迁往陇西上邽,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上官姓望出天水郡。上官氏的主要堂号为天水堂和孝友堂。
天水王氏:王姓为全国第一大姓。王氏郡望共有21个,分别是太原郡、琅琊郡、北海郡、东海郡、高平郡、京兆郡、天水郡、东平郡、新蔡郡、新野郡、山阳郡,中山郡、陈留郡、章武郡、东莱郡、河东郡、金城郡、海汉郡、长沙郡、堂邑郡、河南郡。王氏总堂号为太原堂。天水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比干多次犯颜强谏被杀,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从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天水强氏:强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形式群体。强氏的主要郡望为天水郡和丹阳郡。强氏的主要堂号有天水堂、丹阳堂、浚渠堂、五云堂、仁山堂、朱丝堂、永芳堂、碧山堂、一桂堂等。其中强氏天水堂,以望立堂。天水慎氏,不祥,网上也没有资料,不知道天水如今有没有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