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甘肃银川”之后,宁夏的多地继续被划拉给了外地。
在环球网上,吴忠成了陕西的;在腾讯网上,中卫成了宁夏中午;加上之前央视的甘肃银川,宁夏目前得以保留的仅剩石嘴山和固原了。
也多亏了这两地没有确诊病例,否则石嘴山靠近内蒙,固原语言体系接近陕西,没准也就被米西掉了。
这有点像当年甲午战争后,出现在报纸上的漫画《时局图》,岌岌可危,宁夏岌岌可危矣。
有人还在为媒体人的地理知识而开脱——
宁夏成立六十多年,以前就是甘肃省,犯错不足为奇。
可问题是,海南成立才30多年,怎么没人说是广东省海口市,广东省三亚市?重庆直辖更是只有24年,怎么就没人说四川省重庆市?
说白了,还是对宁夏不了解。
我们不能高估央视的门槛,认为他们绝不会犯错,也不应该犯错;同样,我们也不能高估宁夏的知名度。
一边强调自己是全国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份,一边苛求宁夏的每个地方都应该耳熟能详,这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避免宁夏再一次被“瓜分”,只有两招。
第一招,是指望着外地媒体们提高自身素养。
无论是甘肃银川还是陕西吴忠,甚至是陕西嘉峪关,这类错误,只要再仔细一些,哪怕是自己不确定的时候多一步查查资料,即可避免。毕竟,媒体有所谓的N审N校,有人常识不够,理应还有把关人。
第二招,是提升自己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人们不会把海南安在广东省的下面,也不会把重庆安在四川省下面,那就是这两个地方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太高了。谁人不知天涯海角,谁人不晓网红城市?
这次事件很明显说明了,我们的外宣工作做得还不够好,连有着基本常识的媒体人都能混淆,更何况在互联网上绝大部分学历为初高中的网友们。
我们的宣传语,是不是考虑应该多一些宁夏元素?少一些诸如丝路明珠、西部桥头堡的弯弯绕和毫无辨识力的用语?
在这件事上,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自信。
我们的自信,来自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宁夏,都应该了解银川,什么“全国人都羡慕宁夏了”“宁夏震惊全世界了”,这类标题每每出现,往往透露着一种自卑感,对于宣传宁夏毫无裨益。
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
每当全国各地的媒体人来宁夏参加诸如全国报业活动,记者采访对方的最多一个问题就是:你对宁夏、对银川的感受。
试图得到的答案往往趋于一致,“宁夏让我刮目相看”“过去以为银川在戈壁,没想到有水有绿化”。
这种报道真的太多了,仿佛认定了媒体的老总们就应该大吃一惊,前提是他们对宁夏对银川认识的匮乏。
当我们先入为主的认定了大家对宁夏的不了解,你就别怪人家会把银川安在甘肃,吴忠分给陕西。
还是腾讯比较体贴,宁夏中午!
是说早晚会出事,但中午不会
既然强调中午,宁夏早晚没问题!
所以我们一起为宁夏喊声“加油!”
不仅对外宣传要加油!
抗击疫情也更要加油!
宁夏移动也以六大硬核举措
一起为宁夏加油,共克时艰
1.移动新老用户免费领取5G抗疫流量包
2.抗疫助学宽带免费升级
3.免费领取G和彩云存储空间
4.不间断网络通信保障
5.宽带网络、WiFi信号免费检测
6.“空中课堂”停课不停学
让我们一起为宁夏加油!
静待拨云见日,阳光明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