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生命律理追求卓越
携科学真知逐梦起航
敦
品
励
学
笃
志
允
能
甘肃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欢迎你
办学理念
以教学为中心
以育人为根本
以改革为动力
以质量为核心
学院简况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年1月,是甘肃农业大学的教学科研型学院之一。
现有本科专业1个(生物技术,专业代码:。分为四个方向,即植物、动物、生物制品、生物质能)。
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年获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年生物技术专业被列入甘肃省特色专业。
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截至目前,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人才(本科生、研究生)余人,立足并服务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多个领域。
师资队伍
学院现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7人,有教授(含研究员)12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29人,讲师(含实验师)16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4人。
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6人,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入选甘肃省领*人才,2人入选甘肃省飞天学者,3人入选甘肃省“”和“”创新人才,4人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3人入选甘肃农业大学伏羲杰出人才和伏羲青年英才。
办学现状
01
学生规模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余人,硕士研究生人、博士研究生5人。
02
“5系+1所+2中心+6基地”
学院设有植物生物技术系、动物生物技术系、生物制品系、生物质能系和生物统计与生物信息系5个教学系和甘肃农业大学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建立了生物技术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下设17个教学实验室,总面积m2,仪器设备余台(件),总价值约余万元。学院拥有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6个。
03
特色优势
生物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生命科学基本理论、生物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园林、医药、生物制品、化工、循环农业、生物能源、环保等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生产管理和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在大学一年级进行通识教育和培养,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学生可自主选定一个专业方向进行学习:植物方向主要培养应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植物的遗传改良、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等方面的人才;动物方向主要培养应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动物的遗传改良、产品开发和生产、检验检疫等方面的人才;生物制品方向主要培养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研究和开发动物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以及医用或保健用的生物制品等方面的人才;生物质能方向主要培养生物质能的生产、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人才。
植物方向主干课程:植物生理学、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基因工程等。
动物方向主干课程:动物生理学、动物解剖与组织学、免疫学、实验动物学、动物细胞工程、动物胚胎工程、动物基因工程等。
生物制品方向主干课程:免疫学、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动物学、药理学、生物分离工程、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品学等。
生物质能方向主干课程:能源化学、能源植物培育与利用、秸秆资源化利用、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沼气应用理论学、生物质转化原理、生物质能工程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进入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各大企业、公司从事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还可在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从事与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相关的研究开发工作;还可在各级农业技术部门和农业管理部门从事与农业有关的研究推广和行*管理工作等。优秀毕业生可面试推荐到“”高校、“”高校、中国科学院等知名院所攻读硕士研究生,同时毕业生可在全国范围内报考生物学相关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04
教研成就
学院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年植物科学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获校级教学团队。学院教师主(参)编国家级、省部级教材和专著40多部。有4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课程被评为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1门课程被评为甘肃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课程获校级精品课程,19门课程获校级重点课程。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教育厅级)4项。
05
学生发展
学院高度重视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创新创业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努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近5年,学院累计申请项创新项目,资助金额累计14.5万元,其中国家级共计9项,校级项目共计项,创新项目参与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51.17%左右。本科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18项、省、市级奖9项,校级奖37项。学院有“红细胞协会”、“DNAsky”两个特色社团为学生丰富课余生活、拓展专业素养提供平台。
本科生就业、发展大体呈现“”态势,即约30%读研深造(其中有多人先后被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录取)、60%进入企业(多人进入世界五百强、地方优势企业)、10%步入公共事业领域(公务员、事业单位)。
科研成绩
学院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专项等多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其中80多篇被SCI收录,申请授权国家专利40余项,制定地方标准6项。
社会服务
学院教师依托“三区人才”项目和脱贫攻坚任务等,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为省内马铃薯产业、中药材产业、粮畜菜生产提供积极的社会服务。
对外交流
学院十分重视与国内外知名学府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目前与国内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尼泊尔等十多个国家的知名大学、实验室建立起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师资交流、学生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有力的促进了我院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水平和能力。
招生计划
联系-学院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