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李开南)美丽乡村,梦幻田园。榆中县和平镇高营村,近年来,通过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特色种植养殖、品牌农副产品研发、乡村民俗文化整合、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等,一个昔日闭塞落后的山村正在迎来巨大的变化。
三年前,作为榆中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沁园春艺术花海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落户榆中县和平镇高营村。经过两年规划和建设,于年6月成功建成“沁园春·梦幻田园”田园综合体项目,投入运营。
据介绍,该项目一期占地亩,总投资逾3亿元,集乡村文化旅游、园林培育、农业科普、特色种养、农耕体验、旅居度假、休闲娱乐、生态餐饮、康养住宿、游学研学、传统文化推广为一体。
两年多来,沁园春集团扎根高营村,以匠心打造沁园春·梦幻田园,在生态观光农业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品牌农副产品研发、乡村民俗文化整合推广、大健康产业落地运营、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开发等方面做文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扶贫直接收益。
其中,成功创立有机蔬菜系列产品为主打的“肃源”品牌、以亚麻油系列产品为主打的“娶媳妇”品牌、以国内首创的土豆面粉系列产品为主打的“绵沙沙”品牌、以土鸡土鸡蛋以及当地优质果蔬产品为主的“笨”品牌四大农产品品牌;联合著名陇药专家蔺海明、中医专家颉旺*、养鸡专家唐德富共同研究,在古医孙思邈以当归为首的陇药千金方之基础上,成功研制出“当归月子鸡”养殖、“当归月子蛋”生产的中药饲料配方。
在乡村振兴、助推三农发展实践中,沁园春集团因地制宜,采取“企业+村两委+农户”多方受益模式实施推进,用劳务合作解决就业,村民参与乡旅接待服务、种养殖服务,获得务工收入;把村民就地转型农家乐业主经营收益,或提供房子和农产品与公司共同联营创收;村民借助公司专业系统的营销渠道与营销管理,推动农副产品产销结合,发展“后备箱经济”;通过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土地流转方式,获得租金收入。
在项目落地过程中,高营村村民人均收入增长3万余元。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年5月,全村5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覆盖、优先受益。10余户劳动能力弱的村民得到公益岗位,每人月薪元。同时,村民以土地入股,高营村大湾社、吊岭社户土地经营权入股,亩土地到户资金逾万元。此外,村民务工的工资收入近万元。年4月以来,村民各种收入总计超过万元。而榆中县及当地户贫困户入股万元,每人每年保证有10%的稳定收益。
沁园春集团董事长杨德表示,通过这些方式,让高营村民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和产业工人,依托多元收入,探索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格局模式,这种探索全面融入了乡愁元素,让村民不离家、不离土、不离乡俗文化,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如今,一幅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蓝图正在和平镇高营村徐徐展开。下一步,沁园春集团计划在一期基础上,充分利用原始森林生态优势、温泉资源、区位优势等,打造建设高营村温泉度假区、中医药主题特色康养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