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文章转载自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网,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我国面积广大,土壤景观复杂多样,如何绘制较为精细的全国土壤颜色空间分布,颇具挑战。十年时间,土壤研究者们在全国各地选取了近个样点。
土壤是地球活的皮肤,不同颜色的土壤将地球装扮得五彩斑斓。“肤色”各异的土壤蕴藏着地球生命的密码,有的带有远古气息,有的则映衬着人类活动的蛛丝马迹。
-年,土壤研究者们在全国各地选取了近个样点,进行典型土壤剖面调查。他们取回的一抔抔土,建成了我国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土系及土系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甘霖团队,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气候、母质、地形地貌等成土环境因素进行定量表征,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成土环境数据集。近日,他们生成的全国土壤颜色的三维分布图发表于国际著名土壤学期刊《国际土壤科学》(《Geoderma》)。研究团队指出,这是我国第一幅高精度土壤颜色地图。25cm深度土壤孟塞尔颜色(润态)分布图,受访者供图历时10年采集约个土壤剖面信息,掌握土壤身份“密码”中国古人对土壤的认知与探索,从颜色中可见一斑。《尚书·禹贡》将中原大地的九州土壤分为*壤、白壤、黑坟、白坟、赤植坟和青黎等。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展示的五色土,则以青、白、红、黑、*指代东西南北中。这或许是我国最早的土壤图腾崇拜。“土壤颜色可以直观表征土壤属性、土壤肥力,哪里的土壤有什么属性,酸碱度如何、有机质多少等等,都可以用数据图展示。”论文的通讯作者、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甘霖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至年,我国曾开展第二次土壤普查,在大规模土壤剖面观测和调查采样的基础上,全国分县勾绘了1:5万比例尺的多边形土壤图,牧区和边疆地区则绘制了1:10万至1:20万的多边形土壤图,我国土壤资源和土壤肥力的概貌大致清晰起来。随着时代发展,与土壤相关的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越发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