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诗天下王建兴甘肃天水村里的瓦屋越来
TUhjnbcbe - 2020/12/27 2:36:00
诗天下

王建兴,笔名白驼,年生,甘肃清水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飞天》《朔方》《雪*》《金城》等多家刊物。著作并出版地方文化专著《轩辕故里清水文化》、诗集《清水清音》、中篇小说集《上善若水》、长篇历史小说《秦亭马鸣》、长篇红色题材小说《渭水滔滔》等。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曾获甘肃省文联及《飞天》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年全省文联系统文艺助推精准扶贫专刊优秀奖。

村里的瓦屋越来越少(组诗)

瓦屋记

跻身尘世,瓦屋是父亲毕生的

建造。爷爷留下的,也是遮

风挡雨的瓦屋。每一个父亲

都是爷爷的延续,每一座瓦屋

都是瓦屋的延续。年轻的父亲,

很早就会打土基,年年都在

筹钱备料。一座崭新的瓦屋,

耗费了他全部的心血和力气。

瓦屋是村庄的旗帜

低垂的旷野变*,叶子开始飘落。

草木和神祇各安天命。哲学慢慢

变冷。头顶的鸟巢与空落的田

野并肩而立。低垂的鼓琴被嘀

嗒嘀嗒的雨脚紧紧抱在怀里。

日子再短一寸,秋雨就会变成

冬雪。瞭望村子,到处是隐秘

的伤痕。在瞬间发生的,又在

瞬间消失。撕扯的雨线,咯吱

咯吱的积雪,像幸福的证据。

瓦屋的面庞异常平静

日子一蹦一跳,有时被风雨

抬高,有时被草木染绿。麻

雀们喜欢成群结对。悠扬的

蝉声留出时光的空白。花开

着,风吹着,雨也下着。万

物完好无损。月光翻出漏洞。

一再虚构的命运之舟停泊在

村庄的渡口。是泥土,接纳

了草木的聚散离合。是香

味,让草木们燃烧殆尽。

瓦屋有自己的忧伤

植物长出胡须,花朵结满

籽实,暮色半开半合。蟋蟀

在堂。刀锋渐钝。明月的马

蹄越来越软。辽阔人间,一

蓑烟雨,飘摇的瓦屋对峙着

暗处的风。雪落高原,瓦屋

年久失修。最初的裂缝活在

自己的伤口里。母亲升起炊

烟,父亲生火熬茶。走进夜

晚的瓦屋,身体堆满亲人的

呼喊,头顶覆盖苍茫的星群。

远远的望见瓦屋

远远的望见瓦屋,灵*又

回到了身体。远远的望见瓦

屋,下地劳作的人,心头闪

烁着田野的光。父亲的瓦

屋,是拔地而起的泥土。

母亲的瓦屋,是飘进*昏

的乳名。久久不息的波澜

迅速地扎下了根。守望着生,

也守望着死。失散多年的

人又被倚门而望。茫茫的埃

尘,正呼啸着,随风飘扬。

村庄和瓦屋都是轻的

风吹过来是轻的,风吹过去

是轻的。雨打过来是轻的,

雨打过去是轻的。漆黑的夜

晚很轻,干净的星空很轻,

草木的清香很轻。微风

柔韧。野草茂盛。一些记

忆从根部腐烂,一些记忆在

枝头复活。顽强生长的事物如

此持久。一场场晚霜,花开花

落的愿望,今生前世的悲喜得

失,轻如母亲的叹息和回望。

瓦屋是飞翔的泥土

不肯与头顶的云朵割断情丝。

在细密的雨脚和水朵的涟漪里

梳理层层叠叠的羽毛。一场

场风雨过后,麻雀们又呼

啦啦的扑向了瓦屋们伸进旷野

的头颅。它们又会在瓦屋们鱼

鳞般的古青色上跳晃觅食。它

们又会在瓦屋们温暖的翅翼下生

儿育女。风铃安好。岁月安好。

牛羊阵阵的瓦屋,在瓦蓝瓦蓝

的天空上静静飞翔,在一段

悠远的旧时光上静静飞翔。

从前的瓦屋回不去了

把顶天立地的人字高高架在

头顶。薄薄的瓦片如鱼得水。

傍晚的鸟群飞进落日的缝隙。

陡峭的眼神写满天道酬勤。

金*的圆月被父亲的鼾声灌醉。

那头耕牛多么古老。低头绣

花的人就要出嫁。一闪而

过的蝴蝶和地鼠从不迷路。

拱出泥穴的蚯蚓打翻树影

花影。远远跑来的小狗,比

憨笑的主人还要热情好客。

村庄的瓦屋越来越少

欢腾的牵牛花会不会流泪,

因为找不到一排排篱笆。

呢喃的燕子会不会流泪,

因为找不到熟稔的屋檐。

傍晚的炊烟会不会流泪。

树上的鸟鸣会不会流泪。

正在孵雏的喜鹊,深夜的

犬吠,悠长的牛声,田野

的薄雾,它们会不会抱头

痛哭?相见无杂言,但道

桑麻长的诗客,无家可归。

日暮乡关。春风浩荡。伸直

腰杆的泥土,像幸福降临人间。

中国·天水市诗歌学会

编辑

纤尘若木

审订

欣梓

投稿邮箱:tsxinzi

.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天下王建兴甘肃天水村里的瓦屋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