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的朋友们,一起来看下最近身边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儿~~
1、甘肃平凉高速路政趁难索贿万元司机不交钱寸步难行
可在甘肃省平凉市的高速路政,在处理交通事故路产损失时,执法者权力失控,人为设置障碍,越权扣车不放行,趁机索要现金元和香烟两条,方可处理路产赔偿,才能放行车辆。司机及时向平凉市公路路政执法管理处报案,高速路政到达现场,安排施救部门吊车拖车,将车辆直接拖往停车场内扣留。平凉市公路路政执法管理处路政执法人员,独自对事故现场公路损坏设施估算,告知司机路产损失元,要求司机交钱后方可定损修车,否则别想离开停车场。司机索看平凉市路政出具草拟的路产损失清单傻了眼,各项路产损失都是路政人员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说了算,路产设施损坏的少,算的多。司机怀着忐忑不安之心如约与平凉市路政杨旭龙见面,司机上了路政驾驶的车内,如实诉说路产损失计算不实的意见。平凉市路政则听不进司机苦衷,旁敲侧击提示,每天都在处理交通事故路产损失,现手中还有五、六案件,要想少交钱可以,给现金元和两条苏烟,路产损失可减元,交了路产赔偿款后可以放车。
2、甘肃靖远刘川坝吴公路两侧移民安置区学校顺利开学
近日,安置区配套建设的银滩小学、银滩幼儿园也已经顺利开学,来自若笠、石门、双龙、三滩等乡镇的适龄儿童在新家园里开启新学期、迎接新生活。除了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房屋、一座座依势而建的大棚、一条条笔直宽阔的马路,在安置区最为显眼的就是刚投入运行的银滩小学和幼儿园。开学一周以来,从县域各学校抽调的14名小学教师和6名幼儿教师努力克服困难,让刚搬迁入学的70名小学生和32名学前幼儿们正常按时上课。由于是一所新建学校,比如像厕所、旗台都没有完成,但是我衔接工程队,争取会按下一周完成。这所学校,县政府和教育局高度重视,那么对于一切存在的困难,我相信在短时间内将会完成。县上本着教育优先、扶贫首要、移民第一的原则,认真落实各级责任,目前已经建成的银滩小学、银滩幼儿园总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有效解决了安置区适龄儿童入园入学问题。从上周教师工作态度来看,确实教师的积极性非常高,我也信心倍增。我计划将这所学校,按照三年时间,打造成全县移民点一流的学校。
3、历史的见证,永靖县境内小茨沟的明长城烽火台遗址
资料:甘肃明长城属明代“九边重镇”之固原镇一部和甘肃镇,起自嘉峪关,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经肃州、金塔、高台、临泽、甘州、山丹、永昌、民勤、凉州、古浪、天祝、永登、景泰、兰州皋兰、榆中、靖远、平川、永靖和环县等24个县,全长.3千米,在全国明长城沿线10个省区中最长,占全国明长城总长度的五分之一。甘肃明长城是以墙体为主,以烽燧和壕堑等形式为辅的综合性军事防御体系。幸好,近年来,永靖县政府部门加大了保护力度,让我们还能看见这些传说中“险固无比、雄伟的长城”的断壁残垣。在这些长城遗迹南面山峦的最高峰,雄踞着2座烽火台:下铨烽火台和小茨沟烽火台,和焦家烽火台遥遥相望,俯瞰黄河、湟水河交汇的龙汇川。从地理位置上看,小茨沟烽火台遥望的应该是兰州红古区的烽火台,焦家烽火台遥望的是福川墩疙瘩1号、2号烽火台。但与书本、网络上的资料差别较大。在永靖县境内,保存比较完整的烽火台遗址,现在仍然保持着\烽火万里相望\之势,也许是因为偏远,没有遭到破坏。
4、陇南宕昌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挪穷窝”挪出好生活
“山是石头山,插在云里面;田是卧牛田,挂在半山间”曾是陇南宕昌县两河口镇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也使当地成为我省脱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当地百姓长期过着交通不便,居住环境恶劣的生活。经过省、市、县各级领导深入调研、广泛论证,宕昌县实施了山背、罗湾两村的整村易地搬迁,把县城中心路段的山水雅园小区作为集中安置点,根据搬迁村民家庭人口重新设计改造户型,并配置了家居用品,村民实现了“拎包入住”。小区附近建有幼儿园、中小学校、医院等配套和“扶贫车间”,方便了搬迁户安家定居、脱贫致富。按照“移民搬迁建小区、依托小区办工厂、办好工厂促就业”的发展思路,当地建成了腾达实业“宕昌县扶贫车间”。近年来,宕昌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改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年启动实施了户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截至目前共建集中安置点19个,已建成安置住房套,搬迁入住户人,预计年10月底所有县内安置住房全部交付使用,年底前全部完成搬迁入住。
5、嘉峪关市“新身份认证系统”已全面完成上线运行
日前,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以省级平台为核心的甘肃人社生物识别身份认证应用系统,在我市已全面完成上线运行。这标志着市人社局养老金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与“互联网+”深度结合,“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人社认证模式再上新台阶。据了解,今年3月中旬,按照省人社厅要求,我市作为试点城市,将原有人脸识别系统升级为以省级平台为核心的甘肃人社生物识别身份认证应用系统。运行过程中,我市首先确定11个新身份认证系统试点经办中心进行运行使用,并对各社区63名身份认证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将使用的意见建议反馈至省人社厅信息办,不断促进新身份认证系统的优化、更新与完善,然后将新身份认证系统下沉所有经办社区和乡镇,并安排专人进行新身份认证系统的现场安装和指导,最终新身份认证系统延伸至31个社区服务中心和3个乡镇惠农服务大厅,现已完成新身份认证系统在所有经办点的全面复盖,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待遇资格认证和企业职工待遇认证工作平稳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