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梁朝阳,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浩,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总调度长王大林,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罗斌,兰州市副市长杨德智,同时,视频连线张掖市副市长娄金华,通报我省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情况及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新闻发布会现场
全省共采集核酸检测样本万份,
完成流调3.13万人次
记者从10月29日召开的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上获悉,截至10月28日24时,本次疫情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75例(其中兰州市54例,张掖市13例,嘉峪关市5例,陇南市2例,天水市1例);全省累计完成流调3.13万人次,共排查密接人员人,次密接人员人;全省共采集核酸检测样本万份,已出检测结果万份。其中,兰州、嘉峪关、酒泉、张掖、天水、陇南等6市共采集样本万份,已出检测结果万份。
目前,国家已向我省派出重症、感染、院感防控、检验及中医专家19名,指导患者救治工作。我省成立省、市两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其中,省级专家组94人,市级专家组人,集中最优医疗资源和力量,全力开展患者救治。目前,确诊的75名患者中,70人医院雁滩分院集中救治,5人医院集中救治。
甘肃省集中流调队伍力量,优化流调工作机制,通过区域协查和大数据筛查,及时对新发病例及其密接人员生活、工作场所、活动轨迹等开展深度分析,提高流调工作时效性和精准度。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和酒泉市重点区域已启动第四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嘉峪关市持续进行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张掖市、陇南市已完成重点区域第三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正在开展第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截至10月28日,兰州市、张掖市等疫情发生地区采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强社会面管控和小区封闭式管理,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流动。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截至28日,兰州、张掖、嘉峪关、陇南等4市封控小区34个。
同时,甘肃紧盯生活必需品批发、流通、零售等重点环节,保障全省批发市场货源充足和零售市场正常经营。截至28日,省内高速公路各收费站入口和服务区发放“快通证”,保障1.06万辆重要物资车辆运输通行。兰州市依托37家中央厨房,开展封控小区、隔离酒店和社区防疫点位用餐配送服务。
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梁朝阳在发布时提醒广大民众,新冠变异株德尔塔毒株,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治疗时间长。做好个人防护是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的关键。
兰州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4例
累计追踪到密接者人
10月29日,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通报了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截至10月28日24时,兰州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4例,医院集中救治,目前情况稳定。截至10月28日20时,我市累计追踪到密接者人、次密接者人。新增密接者31人、次密接者31人。
兰州市精准高效开展流调排查。目前,国家工作组3名专家进驻兰州市流调指挥中心,指导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推动兰州快速、精准开展流调工作。通过进一步扩大筛查范围,聚焦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加强大数据比对,坚持“边调边控”,及时将流出人员信息推送至社区,按照“追到、检到、管到”的步骤,快速对黄码人员进行落地管控,确保流调、筛查、管控工作无缝衔接,做到排查不漏一人、不留死角,第一时间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经过前三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兰州市总结了经验,进一步改进调整核酸检测工作方法,加快核酸采集样本送检速度,确保方舱实验室24小时不间断检测。从28日开始,开展了第四轮大规模核酸检测,截至28日20时,已采样.19万人,已出结果30.22万人,检测速度较前三轮相比有大幅提升。
兰州市规范设置隔离点并对全市备用隔离点逐一进行排查,加强对隔离点工作人员防护服穿脱、信息采集等业务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对选址、改造进行论证和检查验收,安排专人负责隔离点物资保障、群众情绪疏导等工作,保障各隔离点稳定运行。对医疗机构实施封闭管理,实行严格的出入制度,要求做到不探视、不陪护、住院患者不外出,对患者和院内工作人员防疫措施严格落实。全力做好兰州二院雁滩分院后勤保障工作,医院取暖和医疗物资、医务人员生活保障等问题。
兰州紧紧抓好货源调配,依托现有放心粮店和较大规模综超等,切实保障全市粮油蔬菜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
针对群众关心的供热等问题,专门派出19支督查队伍对全市供热情况进行实地督查,并在“”民情通增设供热专席答疑解惑,从10月25日较往年提前4天开始暖管升温,目前已经实现正常供暖,供热面积达1.04亿平方米,占总面积的97.2%。
全省新冠病毒疫苗
累计接种第1剂次.87万人
第2剂次.87万人
在29日召开的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上,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浩透露,截至10月28日9时,全省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第1剂次.87万人,其中,完成3-11岁人群第1剂次接种3.52万人;第2剂次.87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即第3剂次接种25.41万人。
实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冠疫情防控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建立群体免疫屏障最有效的手段。自去年12月甘肃省启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以来,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和精心组织下,广大群众根据当地新冠疫苗接种相关安排积极踊跃进行接种,全省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截至10月28日9时,全省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第1剂次.87万人,其中,完成3-11岁人群第1剂次接种3.52万人;第2剂次.87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即第3剂次接种25.41万人。按照国家新冠病毒疫苗分步、分年龄、分阶段实施的安排部署,年底前要完成12岁及以上人群第二剂次接种、3-11岁目标人群第一剂次和第二剂次接种,同时持续推进第二剂次接种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
近期,由于甘肃省部分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各医疗机构、基层和社区的医务人员按照当地疫情防控安排部署,集中人力、物力,全力保障流调摸排、大规模人群核酸采集检测、隔离点人员健康监测、环境清洁消杀等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疫苗接种对象中的3-11岁人群,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弱,是疫情传播高风险人群,且接种必须要由监护人或家长陪同,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这些都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张浩表示,为进一步加强全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10月25日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通知》。要求未出现疫情的地区在前期疫苗接种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安排、协同配合、安全有序、规范实施、应接尽接”原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继续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各地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本地区疫苗接种工作计划,确保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全面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
来源:兰州晚报、新甘肃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期编辑:孙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