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八万里,上下五千年。从秦始皇统一中国自称皇帝以来,中国这片土地上总共出现过多位皇帝。这中间,开国皇帝就有60多位。那么出开国皇帝最多的省份是哪里你知道吗?答案是甘肃,现在看来是一个很没有存在感的省份。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全国各省市GDP排名,甘肃以亿元的总产值排名倒数第五,仅高于海南、宁夏、青海、西藏4个人口不足千万的省份,而人均更是惨遭垫底。不要看甘肃如今经济发展的不起眼,历史上他也有辉煌的过去。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甘肃这个神奇的省份。
甘肃的地理条件十分奇特,从位置上看甘肃处于中国地图的中心点,形状狭长,在地图上呈西北——东南走向,像是一个斜放的哑铃。如果把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个地理区位,那么甘肃是唯一一个横跨了四个地理区位的省份:南部陇南处于秦岭以南,属于南方地区;东部庆阳平凉天水处于黄土高原,属于北方地区;甘南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分布于大名鼎鼎的河西走廊沿线,走廊南北分属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除了海洋之外,沙漠、戈壁、雪山、草原、丹霞地貌甚至江南风光应有尽有。如此复杂的地理条件,使甘肃跨越了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青藏垂直温度带等不同温带,在气候方面,集合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四种类型。于是甘肃从东南到西北由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逐渐过渡,也包括了所有的干湿类型。
甘肃的名称取自于古时的甘州和肃州,也就是如今的张掖和酒泉。元代的时候曾设甘肃行省,简称甘。又因省内大部分区域都在陇山以西,唐代曾在此设陇右道,因此也称陇。从地势上看,甘肃两头开阔,中部狭长,山脉相连,地形复杂。只要扼守住一两个咽喉要道,则进可入主中原,退可固守发育,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地形条件造就了为数众多的开国皇帝。在自秦始皇以来的60多位开国皇帝中,光是出生在甘肃的就有前凉开国皇帝张寔,前秦开国皇帝苻坚,后秦开国皇帝姚苌,后凉开国皇帝吕光,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等10位。汉朝时,汉武帝开辟了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和西方商贸沟通的桥梁。沿着这条丝路,中国的冶铁、凿井、印刷等技术传入了中亚以至欧洲,西域的毛皮、马匹、葡萄、石榴等事物和佛教、魔术、音乐舞蹈等文化也纷纷东来。这条丝路至唐代达到鼎盛,对后世的社会和民族意识形态发展产生了很多深远的影响。北宋的时候,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朝廷没能控制河西走廊,到南宋的时候更无法涉足西北地区,这条丝路也就逐渐衰落下去。明代中期以后,朝廷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同时由于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海上交通取而代之,丝绸之路贸易全面走向衰落。
由此可见,甘肃从古代政治兴盛、商业繁荣的风水宝地,到现在发展落后,这中间伴随的是陆权的落寞和海权的兴起。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对甘肃等中西部内陆省份进行了强有力的政策扶持,甘肃也随着这样的政策重新走在了发展的道路上。20年来,甘肃总产值增加了10倍,工业增加值增长了7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5倍,人均消费支出增加了6倍。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到位,中国开始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甘肃被定位为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才交流基地。这条失落了上千年的商贸之路再度焕发出生机。
甘肃也必将因此而再现昔年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