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宇晨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民生福祉、产业发展、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年9月12日,由甘肃省食药安委办、省文明办、省委网信办、省人民检察院等27家单位共同主办的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
近年来,甘肃省深入开展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农药兽药减量使用和产地环境净化、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和乳制品质量提升、校园食品安全守护等十大行动,持续推进专项治理,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自年以来,全省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实现5年连续攀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把好海关关口筑牢进口食品安全关
兰州海关稽查人员实地查看出口货物。
近年来,随着食品产业链的全球化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口食品数量越来越多,种类也日趋丰富。海关,承担着保障进口食品安全的重任。
“目前,兰州海关构建了进口前准入、进口时检验检疫、进口后监管‘三道防线’,保障消费者购买到放心的进口食品。”兰州海关党委书记、关长王彦生介绍说。“多项监管制度的有效实施,构建起进口食品安全全过程治理体系,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据介绍,进口前准入即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将监管延伸到境外源头,严格落实境外输华食品评估和审查制度、生产加工企业注册制度、检疫审批制度和进出口商备案管理制度。当进口食品到达口岸后,根据风险布控指令等监督管理的要求,对进口食品实施现场查验,以及取样送检。经检验检疫综合评定合格的,方允许进口。检出涉及安全、健康、环境保护项目不合格的,会责令当事人销毁,或者出具退货处理通知单,由进口商办理退运手续。
目前,海关对肉类、乳制品、水产品、燕窝、肠衣、植物源性食品、中药材、蜂产品等8大类产品实施准入管理,相应产品只可以从指定的国家或地区进口,进口商可以通过海关总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