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4月26日举行的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三十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确保全省人民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五一”假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年“五一”期间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我省“五一”期间疫情防控政策措施,从4月25日起执行至5月15日。希望广大群众积极配合,履行好个人防控责任,非必要不出省,少出行、不聚集、少聚餐、戴口罩、勤消毒,共同构筑起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
1.严格限制中高风险区及所在县区人员来甘返甘,对中高风险区及所在县区来甘返甘人员分别落实14天居家健康监测和集中隔离措施。有疫情的省份来甘返甘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实行“提前报”“落地查”“落地采”“落地控”和分类管理措施,对红码、黄码人员,继续分别执行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对绿码人员继续实行3天健康监测,期间2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可有序流动。来甘人员在抵甘前1天须向所在社区(村)、单位、宾馆酒店报备。抵甘后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对因瞒报、谎报、迟报和不履行个人防控责任造成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2.继续暂停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暂停跨省自驾游、自由行旅游业务。
3.坚持“非必要不出省”,严控省内人员前往有本土疫情的省份,对于确需出行的,要向所在单位或社区(村)报批。返回后要落实3天健康监测、2次核酸检测措施。未经报批同意擅自外出造成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4.坚持“非必要不举办”,严控游园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确需举办的,凡50人以上线下会议等聚集性活动,须向属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履行报批手续,参加人员须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5.严防文旅场所人员聚集,各类公园、景区景点、影剧院、体育场馆、网吧、游艺厅、棋牌室、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旅游娱乐场所,按75%限流开放,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控制瞬时最高流量。
6.坚持“人”“物”同防,“两站一场”、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宾馆饭店、文化教育、邮政快递、冷链物流等重点单位和场所要严格落实核酸筛查、查码验证、通风消毒、人员疏导等措施,对排查出的异常人员和物品,要立即报告当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并及时处置。
7.严控节日聚餐活动,餐馆包厢和堂食消费隔位就座,提倡无接触支付,鼓励外带消费。提倡婚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5桌以上者须向所在社区、村(居)委会报备,参加人员须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通行政策:“一扫四查一采”
“我们提倡的是非必要不出省。确需出行的,要按照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执行。”在4月26日举行的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省交通厅总工程师祁伟就“五一”假期我省的具体通行政策和服务举措进行了说明。
即将来临的“五一”小长假,群众出行意愿明显增强,疫情防控压力也会增大。第一方面是对外省来甘返甘人员的通行政策。根据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部署,当前,外省通过客车、火车、飞机和公路自驾小客车方式的来甘返甘人员,在抵达目的地“两站一场”和通过交通防疫查验点时,要严格落实“一扫四查一采”,即扫场所码,查验体温、查验健康码、查验行程卡、查验48小时以内的核酸检测报告和现场进行核酸采样。
第二方面是针对货车司机的通行政策,我省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货车司机通行政策,即对货车司机实行“即采即走即追+人员封闭”管理模式。具体来讲:一是对货车司机的核酸检测结果实行全国互认,在通过省内各交通防疫查验点时,体温正常、健康码绿码且持有48小时以内的核酸检测报告,扫场所码后即可正常通行。二是核酸检测报告在48小时以内的,原则上不再重复检测;核酸检测报告超过48小时的,到达目的地时,通过“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方式,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立即放行,不会限制通行。同时,为做到闭环管理,实行动态追踪机制,一旦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将立即向货车司机发送提醒信息,告知其主动落实防控措施,并立即通知前方实施相应的管控措施。
今年“五一”假期,交通运输部门对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做了细致安排:一是大家可通过热线电话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