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我们分享成长经历的是来自甘肃的赵西麟。年,清华大学在甘肃统招批次录取分数线:理科分,文科分。
考生档案
赵西麟
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本科项目(经管学院代管)级新生。
年,清华大学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启动本科招生,为既想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改变世界,又想学经济与金融经世济民的学子,提供了新的选择。作为清华大学首批设立的双学士学位项目,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项目,由计算机系和经管学院强强联手,以期加强学科之间的对话与融合,促进学科交叉基础上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
来自甘肃的赵西麟,即将成为清华大学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本科项目的第一批体验者。你是否也在好奇,能够成为清华大学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本科项目新生的人,究竟是怎样的?以下为赵西麟按照时间节点,记录的一路走来的感受。
年7月26日
午夜将至
走出清华甘肃招生组的驻地,手里攥着志愿填报后的回执。
地下停车场里依旧车来车往,远光灯甚至有些刺眼。
我眯着眼睛,努力望向远方。模糊的视线中,最终坚信,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赵西麟夜间拍摄的清华主楼
年3月22日
周考后的傍晚,在电脑上敲完本周考试总结
放着一首絮絮轻吟的伤感歌曲,靠在床头,呆滞地看着贴在墙上的五六张考试总结。
疫情期间的考试成绩很不稳定,大多并不理想。21日的周考亦是如此。
但我还没资格放弃。
因为清晨起床,望着天花板,脑海里浮现的是2个月前的清华寒假工科营;在夜晚实验活动后独自走出灯火通明的李兆基大楼,闲暇时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入伟伦楼、穿过经管学院再走出舜德楼的场景;
因为夜晚困意袭来时,便想起暑校最后一晚在紫操上和H7的导员和小伙伴们打狼人杀、聊各自多彩的生活经历,直到半夜三点的画面;也时常摩挲着工科营结业证书背面的校徽,默念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因为暑校“缘梦清华”的手册里,九宫格的贴纸拼图上,还缺中心的一张“圆梦”贴纸。
因为暑校晚会上,我们相约要在一年后,综体再见。
综体前,暑校开营仪式入场
年4月9日~
年6月30日
疫情后返校的校园生活
上课集中精力记录和思考,放学后翻出记录疑问和不足的本子,逐个处理: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在网络上查找,在练习册上找寻类似题目再练习,在错题本上粘贴打印出的经典题目并标注出处,过两三天重做。一个个疑问被划去,再开始按板块滚动复习,时而做一两张卷子检验一下知识体系的完备性、逻辑链条的严谨性和答题习惯的合理性。
这大概是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学习的常态。
学习之外,亦有放松、休息时的乐趣。
在晚上精力无法集中时,离开书桌,听听Lorde、ArianaGrande的专辑,或是节目中的歌曲;也曾在休息日和家人边吃火锅边讨论时事热点,不知不觉间便到了傍晚;模考前一天点开收藏夹中探讨国家发展的视频,积累素材时看到感兴趣的名人,便去查一查完整的生平,读一读片段的逸事。
这些点滴的“闲散”,都是保证学习效率和调整心理状态的良方。
赵西麟生活照
年7月3日
自主在家复习阶段
夜晚和父母在黄河边的观光栈道上散步,享受酷夏中少有的清凉。
迎着晚风前行,似乎步伐也变得轻盈。
在晚霞余晖中,我逐渐放下了对高考成绩的执念,或是说,对可能的高考失利的恐惧。
我相信,无论去向何处,未来始终由自己塑造,成败由自己定义,没有任何一次挫折能改变这些。
我相信,18岁的一次考验绝对不会是人生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未来很长,每一步都同等重要。
我不会在18岁走上一片坦途,亦不会在18岁跌落万丈深渊。
未来可期,每一段生活都可以丰富多彩,都可以是最美好的年华。
暑校晚会
年7月8日
上午8点45分
理综考试发放草稿纸后,随意写写画画。
写下了苹果THINKDIFFERENT广告里的最后的一句话:
Becausethepeoplewhoarecrazyenoughtothinktheycanchangetheworld,aretheoneswhodo.
因为只有疯狂到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的改变世界。
也一遍遍地写下经管的简称:
SEM
SEM
SEM
年7月26日
志愿填报截止日前一天
在难得的自由选择权面前,原本清晰的想法被巨大的信息流冲击得愈加不明朗。
在四处求问,一遍遍搜索不同关键词后,身心俱疲。
愈加谨慎,愈加迷茫。
这或许是一道无解题。
兜兜转转,内心的向往最终回到原点:
清华经管。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这种向往的来源,或许是在工科营开营式上倪维斗院士的殷切期望,团队活动时学长学姐的热情相助,答辩环节感受到的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或许是暑校荧光夜跑时感受到的“无体育,不清华”的氛围,或许是学姐宣讲答疑时所说的“经管宽口径的培养模式”。
Sothatsit!
年8月
即将进入清华园
即将成为一名清华零字班新生,我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诸多期望,或是说一些小目标:
我希望自己能克服小小的的社恐,能爱上运动;
我希望自己不再执着于把每件事做好,不再因担心自己能否做好而放弃探索新事物;
我希望自己找到一件能够持续热爱的事,无论结果,都会全力以赴、无怨无悔;
我希望自己能在信息社会与社交生活中,找到合适的生活节奏;
我希望自己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确立大体稳定的价值判断标准,找到未来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福祉的价值所在,无论多么渺小。
Stayhungry.Stayfoolish.
来源:清华大学清华招生文字
赵西麟图片
赵西麟苑洁编辑
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