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人报甘头条甘肃渭源因地制宜兴产业乡村蝶变
TUhjnbcbe - 2024/8/12 16:22:00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http://pf.39.net/bdfyy/zjdy/161222/5131648.html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峡城乡,过去交通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较差,产业结构单一,干部群众只想走出去。在山大沟深的杨家大庄村,村民一直住着土木房,靠天吃饭、靠山谋生,农作物产量低,外出务工人员少,日子过得紧巴巴。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镇村集聚各级帮扶力量,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民生保障改善提升,稳基础、强弱项、补短板,着力提升群众收入,大力改造村容村貌,人均纯收入从多元跃升到1万多元。村党支部书记朱正云介绍,从年开始,每年约有人(次)外出务工,年收入最少的也有4万多元。

收入水平提高,群众致富的信心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劲头也更足了。紧盯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要求,峡城乡大力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助推乡村旅游上台阶。

秋池湾村侯家码头先后投资多万元,流转土地亩,目前已建成集住宿、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年均创收90多万元。

能人返乡,带富一方。秋池湾村村民侯亚军注意到依山傍水的家乡发展旅游条件较好,回乡成立了“洮水人家”旅游山庄。从年开始,修建了60多亩的采摘园,目前,餐饮规模能容纳多人,一年毛利润多万,吸纳当地80余户脱贫劳动力就业。

十年来,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6.1%,46个自然村全部接通了动力电、修通了硬化路,80%的农户都接通了互联网;全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从年底的元提高到年底的76元。“目前,全乡形成了高原藜麦、金丝皇菊两个全产业链特色产业,占总耕地面积的73%。”峡城乡党委书记许永强自豪地说,一个产业兴旺、山清水秀、文明和谐的新峡城正加速形成。

走进峡城,洮河两岸水清天蓝山绿。在定西市委主要领导的指导帮扶下,渭源县委县政府为峡城乡“量体裁衣”,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被激活,产业发展亮点频现,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赵帅杰乔彩凤陆锦锋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报甘头条甘肃渭源因地制宜兴产业乡村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