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759.html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在12月11日举行的“全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天水专场发布会上说,经过8年的艰苦奋斗,至目前,天水市累计减贫92.08万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8年累计减贫92.08万人
农村贫困人口全脱贫
王*介绍说,天水是甘肃省人口大市,也是扶贫大市,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年,全市有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92.08万,建档立卡贫困村个,贫困发生率29.92%,绝对数占了全省万人的16.7%,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
*的十八大以来,天水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聚焦精准方略,突出“五个一批”,全面落实责任到位、*策到位、工作到位的要求,举全市之力尽锐出战、攻坚克难。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至目前,全市累计减贫92.08万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两区五县全部摘掉了贫困帽子,“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农村的道路、吃水、用电、住房、上学、就医、社保、通讯、产业、人居环境等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贫困群众收入
预计今年年底接近万元大关
天水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实行7名省级领导、32名市级领导、名县级领导联系县区、包抓乡镇和帮扶贫困村制度,市、县区、乡镇和村级*组织名“四级书记”抓扶贫,名县级脱贫攻坚联络员、4.2万名机关干部、名驻村帮扶队员深入贫困村、贫困户。
紧盯“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持之以恒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贫困群众收入从年的元提高到年的元,年均增长9%,预计今年年底接近万元大关。累计投入“两免一补”及各类补助资金64.37亿元,惠及学生.1万人次,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投资1.3亿元建成村卫生室个,行*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患大病救治率达到%。投资26.85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处,惠及群众.3万人,特别是年市财*自筹6.2亿元、利用两年时间对全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行全面巩固提升。先后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7.18万户、补助资金20.92亿元,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个,搬迁安置人口2.09万户10.1万人,贫困户危房全部清零。
“扶贫车间”“双助贷”等
扶贫模式省内外推广
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因地制宜发展“五小”产业和“短平快”产业,积极推进光伏扶贫、电商扶贫、就业扶贫。累计引导贫困户新建果园15.59万亩,种植蔬菜21.35万亩、中药材20.57万亩、马铃薯67.12万亩,培育“短平快”产业项目个,发展“五小”产业处,建成村级光伏电站73.74兆瓦,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3.56万个,输转贫困劳动力.99万人次。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家,组建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家,建成规模养殖场个、果蔬保鲜库座81.43万吨、扶贫车间家。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和扶贫小额信贷85亿元、各类救助资金44.93亿元,落实扶贫互助资金25亿元、东西部协作资金9.3亿元,累计完成消费扶贫21.52亿元。
“扶贫车间”、扶贫互助资金“双助贷”、村级“八大员”公益性岗位、秦安陇城“教育园区”等扶贫模式得到了国家、省上的肯定和推广。
先后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亩,建成堤防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拆除空心房等多座,新改建户用卫生厕所23.6万座,建成垃圾焚烧站21座、垃圾压缩站23座、污水处理站31座,贫困村实现水泥沥青路、动力电、4G互联网“村村通”,脱贫攻坚基础更加牢固。
开展“五大行动”
建立“十大机制”
实施“十五大工程”
就记者提出的天水市脱贫攻坚中形成了哪些机制确保任务完成的问题时,天水市*协主席、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赵卫东说,开展了“五大行动”,建立了“十大机制”,实施了“十五大工程”。
“五大行动”:“一测算三核实十彻查”行动、“三盯三抓三解决”行动、“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行动、“五摸清五保障”行动、“四核四防十紧盯”专项行动。
“十大机制”:贫困户“双线排序比对法”筛选机制、问题整改“系统梳理排查法”筛查机制、“千名县级干部联千村”联络员机制、疫情防控“定期调度”机制、剩余贫困“挂牌督战”机制、脱贫攻坚“战情分析”通报机制、工作任务督促落实机制、问题整改“集中会战”机制、帮扶工作“提醒提示”机制和村户档案资料“清单管理”机制。
“十五大工程”:村级“八大员”服务性岗位助推脱贫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浅山干旱区蔬菜产业发展工程、“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工程、光伏扶贫助推脱贫攻坚工程、农村空心房“拆院留权”改造工程、扶贫互助资金“双助贷”工程、易地集中安置与分散插花安置相结合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推进乡村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五位一体”劳务培训输转工程、整片带整流域综合开发扶贫工程、扶贫励志教育提振脱贫致富信心工程、“三户一孤”人员大病救助保险全覆盖工程、农村“八差”整治助力脱贫攻坚工程、坚持*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工程。
文图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梁峡林